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科技教育 > 正文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智”在人为,“惠”在民心

2025-04-12 12:17:09 | 来源: 中共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委党校

大数据、人工智能浪潮奔涌,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能。“数字赋能”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治理效能提升、服务群众精准的必答题。然而,在拥抱技术革新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数字赋能的核心并非仅仅在于平台的搭建、数据的汇聚,更在于“人”的能动性发挥和“民”的获得感提升。

技术是舟,人为是舵,切忌“重硬轻软”。当前,各地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如火如荼。投入巨资建设统一数据库、打造智能化管理系统固然重要,但若缺乏善用这些工具的“人”,再先进的平台也可能沦为“花架子”或新的“数据孤岛”。数字赋能的首要关键在于“赋能干部”。要将提升基层干部的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系统化培训、实战化演练、常态化交流,让广大干部不仅“懂网”,更能“用网治事”。要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要激发全体基层工作者运用数字化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内生动力。只有“驾驭者”的能力提升了,技术的“方舟”才能真正乘风破浪。

数据是基,服务是本,力求“民感民享”。数字赋能的最终落脚点,是提升治理效能,更好地服务于民。整合信息资源、打通部门壁垒,目的是为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政务服务更便捷、公共安全更有保障、社区管理更精细。我们要警惕将数字化简化为“数据化”,陷入“为数据而数据”的误区。平台建设要紧密围绕群众需求,聚焦高频事项和痛点难点,让数字化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安全感。利用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渠道收集民意,更要建立健全反馈、处理、监督的闭环机制,让群众的“金点子”真正成为治理的“金钥匙”。数字治理的成效,最终要由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要让技术带来的“智慧”红利,真正“惠”及千家万户,温暖百姓心田。(刘舒)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