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科技教育 > 正文

家长先行做榜样,孩子成长有方向,新学期,我们一起努力!

2025-02-21 10:44:31 | 来源: 上饶市广信区应家乡中心小学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启蒙导师,家庭则是他们成长的第一课堂。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父母的言行如同一束光芒,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父母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在无声中塑造着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直观的教材。当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勤勉、真诚、仁慈的品质时,这些美德便会在孩子心中悄然生长。一个常伴书香的父母,会孕育出对知识渴望的孩子;一个乐于施援的父母,会培养出心怀慈悲的孩子。反之,若父母言行相悖,要求孩子遵循的准则自己却未能践行,那么这种教育便会失去其应有的效力。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作为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者,父母应当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家庭,能够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型家庭: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在家中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设立一个阅读角落,摆放各种书籍,让孩子随时都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家庭阅读,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讨论,分享阅读的感悟。周末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或博物馆,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的学习态度

父母对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观念。父母应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求,主动学习新技能,如学习外语或掌握新技术。面对工作中的挑战,不应轻易放弃,而应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来解决问题。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会深深感染孩子,让他们理解学习是一生的事业。

与孩子共同成长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例如,一起学习英语,互相练习口语;一起研究数学题,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父母应放下身段,虚心向孩子请教他们擅长的领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种平等的学习关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外出务工家长的烦恼

问题导向/

现如今,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将认识转化为行动。父母不在身边,留守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家长难以及时发现并给予关爱和指导,而隔代教育又存在溺爱、沟通不畅、要求不严等问题,针对此问题

家长说

黄妈妈从老家到浙江打工已经10年,夫妻二人凭借制作小笼包的手艺在浙江某小区开店。夫妻二人把8岁的大女儿和4岁的小女儿留在家乡读书,由外婆照顾生活起居。

黄妈妈坚定地说:“教育是第一位的。”一方面,她因为读书少而无法从事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深感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她见过太多老乡的家庭教育“遗憾”,因为离家打拼对孩子疏于管教,导致孩子早早弃学,无所事事。

因此,黄妈妈坚持每天晚上通过视频督促女儿学习,如帮助女儿学习拼音;亲自检查作业,再转交给外婆签字;也通过视频为女儿讲睡前故事,传达为人处世的道理。黄妈妈还会让女儿拍下试卷的照片,做试卷分析,督促她改进。

老师说

对于家长坚持与孩子电话或视频督促学习的做法,来自该校的李老师表示,年龄小的孩子天性爱玩,但对家长和老师有着天然的依赖和崇拜心理。此时家长若能及时管控,即便是远程的,也能起到督促学习的正面效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味强调学习、追问成绩结果,也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电话和视频比面对面交流更容易放大负面情绪,特别是孩子成绩不尽如人意时,不要着急责骂,可以转移话题到生活、人际交往的方面,多关注孩子学习之外的情况,既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或许可以从中找到影响成绩的蛛丝马迹。

另一方面,外来务工的家长要更多地和老师沟通。老师很可能在发生情况时无法联系到在外地的家长,家长会、家访更是难上加难,而老师有时也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因此家长要主动和老师沟通,可以具体到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等。有的家长顾虑会打扰老师,其实不然,多数老师希望能和在外地的家长建立有效联系,这样,家长才能与老师形成合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