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以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试点为契机,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创新中小学科学教育保障、育人模式和实践场景,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打造县域科学教育新生态。
完善教育保障,夯实标准化服务基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中小学科学教育协调联动机制,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全区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广丰区建设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施方案》等文件,形成教体局牵头、多部门协同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合力。二是建强师资队伍。在全区各中小学成立科创名师工作室,建立“1+1+1+N”(1支管理队伍,1支专业指导队伍,1支志愿服务队,N支教师队伍)的科学教育队伍;定期开展全区科学教育培训会、城区与农村学校联动教研和外出观摩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区城南小学校长祝有清被聘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三是完善功能配套。实施“中小学科技校园”建设行动,严格按照标准为全区中小学配足配齐科技实验室、人工智能教室、多功能科技星空报告厅、云计算教室等各类新型教学空间。
深耕教育内涵,构建专业化育人机制。一是创新课程体系。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按照“一段一主题,一段一特色”的原则梯度开设智能机器人、趣味编程、无人机等特色校本课程50余门,组建编程社、AI社、机器人社等科创类社团100余个,打造“教学课堂+社团活动”科学教育培育格局,让学生在主动探究、思维碰撞、动手实践中提升深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创新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探究式教学,积极引入STEM理念,充分发掘各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科学教育因素,推动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再现思维”向“创新思维”跃迁。为每名学生建立“科学成长档案”,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创新评价机制。成立区教研中心,每年对全区学校、教师、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评价,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打造一批高水平科学教育示范校、高素质科学教师团队、高科学素养学生。洋口小学多次获评“中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全国中小学创新创造特色校”“江西省首批信息培育学校”等荣誉。
拓展教育路径,丰富多元化实践场景。一是以高校赋智。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与江西财经大学签订科学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在课程资源开发、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科学活动阵地构建等领域合作,实现校内校外科学教育的“双向奔赴”。二是以研学赋效。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围绕农业产业、红色文化、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等领域开展《游家乡,寻贞白》《品马家柚,“柚”见美好》《探黑滑石,“石”在有趣》等科技研学活动80余种,通过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研学活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和探索热情。三是以竞赛赋能。构建“举办竞赛+参与竞赛”双轮驱动赋能教育模式,在竞赛中选拔人才,培养有潜质的青少年。一方面,每年区级层面举办科技创新大赛、人工智能大赛、编程大赛等各类赛事活动;另一方面,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国家、省级“白名单”中小学科技竞赛,近三年全区获得国家级奖项20项,省级一等奖27项。(黄小娟 江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