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把发展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之举,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教育贡献。只有教育发展好了,才能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输送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没有教育强国,就不会有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以科技推动教育发展、平衡教育资源,一体推进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成长个性化、学习社会化,让优质资源可复制、可传播、可分享,让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要深化产教融合、产城互动、校企合作,通过产业导师、相互挂职等连接机制,推动人才教育培养与关键技术突破互融互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人才支撑,建设科技强国,必须靠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支撑。
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战略人才,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让人才建设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有发展,科技、人才就会有进步;教育有质量,科技、人才就会有保障。没有教育的高质量,科技、人才的高质量就会难以为继。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等三方面有机结合,推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教育局办公室 范子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