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同时,教育部社科司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都充分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古人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幼儿园在行动。
一、基于幼儿兴趣、成长需求筛选传统文化内容
在幼儿阶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的、启蒙的,不能提过高要求,更不能揠苗助长。要切实将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与幼儿教育的特点相结合,真正落到幼儿的成长需要上,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在筛选传统文化内容时,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育内容。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蒙学著作,三字一句,简洁精练,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粗浅的生活常识,便于背诵记忆。
二、创设环境,渗透性学习传统文化
幼儿年龄小,他们对外界的学习主要是从感官开始的,所以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学习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将幼儿的活动环境与传统文化内容有机结合,可以使幼儿由表及内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兴趣浓厚的学习环境中渗透性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如幼儿老师可以在教室、走廊和墙面等地方粘贴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民间文化传统等内容的有趣图片、诗歌等。
三、以游戏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枯燥、刻板的说教很难被幼儿接受,所以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要注重通过游戏、活泼有趣的形式引导幼儿体验、想象、创造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游戏中唤起幼儿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如幼儿老师可以把“孔融让梨”“守株待兔”“十二生肖”等的故事改编成舞台剧,让幼儿在亲身表演中体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为学道理,使幼儿园课程内容具有情境性。
四、家园合作,有效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在幼儿阶段,幼儿园、家庭是其最主要的两个活动场所。家园合作,能够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因此,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幼儿园与家庭要建立合作关系。幼儿园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的想法传递给家长,让家长也能够参与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参观文化古迹、博物馆等,并在参观的过程中给幼儿讲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让幼儿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总之,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要从幼儿的兴趣、成长需求出发,创设相应的环境、以游戏、家园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徽省安庆市六一幼儿园 石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