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强调“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最具时代性、最有说服力的鲜活教材,因此大中小学应将新时代伟大成就全方位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好共青团、少先队这些主阵地,通过打造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摘取红色资源,萌发爱国新芽
1.利用校内课本资源 提高爱国意识
课堂永远是教育工作的阵地,同时也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最基本的途径。语文、数学、道德法治等多个学科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将爱国的情感培养,一步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譬如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某一篇课文的知识点适当拓展,增加诸如战争背景、人物生平、歌颂英雄的诗歌等的介绍。在数学教学中,在数、量、形的计算中渗入卫星、飞机、雷达的知识;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通过教唱爱国主义歌曲。中队课上,辅导员们还可以组织队员观看《鸡毛信》《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优秀爱国主义影片,重温经典岁月,然后通过交流,分享感受,加深印象,提高思想觉悟。
2.发掘校外红色资源 培养爱国精神
长江汤汤,宜城书香。翻开家乡安庆百年来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安徽省第一个城市党组织在这里诞生,红军中央独立二师在这里组建,“两弹元勋”邓稼先从这里走出……独秀园、延年乔年读书处、锡麟街、血衣亭、邓稼先故居、黄镇纪念馆......这一个个地点对应着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为此,团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家乡红色资源,持续开展“寻访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儿童利用节假日时间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去找一找、走一走,清点家乡的红色“家当”,讲好安庆的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二、营造红色氛围,促长爱国枝叶
学校是青少年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团队活动的主阵地。红色校园文化的构建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红色基因的传承,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积极营造红色教育氛围,用丰富的形式构建红色文化,促长他们的爱国枝叶。
1.利用晨会渗透红色元素 营造爱国氛围
每周一的早操时间,学校都会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孩子们齐唱着激昂的国歌,瞩目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聆听着品学兼优的学生代表在国旗下的演讲。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青少年儿童感受到国旗、国歌的庄严。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利用晨会契机,深情诵读红色经典诗文,《有的人》《我爱这土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一首首经典作品,通过稚嫩的童声传递着铿锵的力量,传承着“红色精神”。
2. 打造“微党史馆” 解锁党史学习“新形式”
为了让青少年儿童更好的了解党的故事、讲述党的历史,营造党史学习氛围,安庆市华中路第二小学将23个中队打造成23个“微党史馆”。“微党史馆”其整体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具体到每个“微党史馆”又有各不相同的主题内容。红船会议、红军长征、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改革开放等多个重大事件都在相应的“微党史馆”中得到了呈现。为进一步提升师生学习党史的热情,大队部还遴选了一批“红领巾讲解员”,引导队员对背后的历史进行了深入挖掘,利用各种渠道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小小党史馆,拳拳爱国心。“微党史馆”的打造开启少了少先队员学习党史知识的新形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
三、深化红色实践,结满爱国硕果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社会即学校”,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到的情感才是最强烈的。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青少年儿童的校外时间相对宽裕起来,可以鼓励他们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进行全景式、沉浸式的多种角色体验,让心中结满爱国硕果。
1. 开辟校外红色教育基地 做好家乡红色文章
学校依托家乡红色资源,创新开发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利用节假日或者重要的时间节点定期组织青少年儿童瞻仰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通过参观黄镇纪念馆、白崖寨、独秀园、安庆市烈士陵园、安庆市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了解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事迹。将孩子们的红色教育的场所从课堂搬到校外,依托具有地方特色的育人资源,将思想政治启蒙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相融合,不断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途径和方式,收获校外实践的优质育人效果。学校还与周边社区合作,成立社区少工委,为青少年儿童搭建红色基因教育、劳动实践教育平台,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参加社会综合性体验活动。
2. 挖掘红领巾宣讲引领功能 引导少年儿童讲好家乡红色故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近年来,各中小学校陆续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红领巾”讲解员选拔活动,充分挖掘红领巾宣讲活动的引领功能,将其作为少年儿童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有力抓手,让红领巾们讲述发生在家门口的红色故事,进而转换过往的旁观者思维模式,主动成为家乡红色文化的小小弘扬者,并通过自主探究、感悟分享、实践体验等方式,从红色故事中体会新时代少先队员的历史使命,不断赓续红色血脉。
如今,“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给了团队工作极大的时空天地,我们应自觉抓住时机,在“课后”和“校外”上着力,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作为主要抓手,把“绿色双减”和“红色爱国”凝成一道洪流主线,让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从“教”到“育”的转变,让红色基因融入少先队员的血脉之中。(安徽省安庆市华中路第二小学 张金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