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有2.67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道路。
推进中国特色老龄工作,要在完善政策上树立“风向标”。政策制定和实施需要“读懂老年人”,兼顾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再社会化,健全围绕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要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在制定政策规划、保基本、兜底线、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等方面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作用,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在法律制定上鼓励老年人参与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环节,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环境中,将城乡规划建设与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为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创造条件。
推进中国特色老龄工作,要在优化服务上营造“大环境”。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在于如何厘清政府、家庭、市场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求形成与落实各方共担的责任框架,强化家庭和社区的功能,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老年事业,实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要通过服务清单集约高效发展基本养老服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增强保障能力,加强老年护理、医疗、康复等行业的人才培养,解决好特殊老年群体养老保障的“短板”。
推进中国特色老龄工作,要在创新思路上打开“突破口”。数亿老年人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市场潜在需求庞大,老年群体需求也由生存必需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要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科技新需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适老化设备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要通过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发挥老龄产业辐射面广、产业链长、对上下游行业带动效应明显的优势,促进老年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细分产业共融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形成产业新体系,增强全社会的“抗老化”能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为国家发展贡献了全部青春,也应享受发展成果。只要积极科学应对老龄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健康支撑等体系,就一定能稳稳托起亿万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迎来一片更加灿烂的“夕阳红”。(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民政府 曾垂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