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科技专利、高端产品、品牌战略,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撑。而没有高水平的技术工人,产品从图纸变成实物便不可能,更别说是高技术产品了。笔者认为,要想让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迎来真正的“春天”,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应当做好三“度”,如此方能汇聚磅礴力量,推动职业教育领域人才辈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加速思想“破冰”,提高人才培育“温度”。职业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而不是一种教育层次,这是职业教育的鲜明定位。但是长时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始终处于“让考不上高中的孩子有学可上”的“打补丁”状态,吸引力不强,甚至成为“低人一等”的“二流教育”。究其根源,还是人们的传统观念所致。在一般人眼里,技术人才普遍毕业于职业技术学校,学历多为大专和中专,而他们认为大专和中专并非属于“人才”行列,加上我国近几十年的教育主要着眼点放在“高中-大学-研究生”的知识性培养上,忽略了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要破除唯学历的观念,重视技术人才,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尊重,鼓励对专业技术有兴趣的学生报考职业技术学校,成为高素质技术人才。
推动职普融通,延伸人才数质 “广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渠道,做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让两个教育轨道的学生,在升学、求职、工作待遇、职务晋升等方面享有更平等的机会。比如,自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2所高校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缓解技术人才学历的困扰,让广大毕业生的升学路越来越宽、成长通道越来越广。又如,要支持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技术人员继续接受系统性职业教育,提升技术能力。只有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高了,职业教育才能在学校、社会、国家中形成良性循环,为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锤炼职业素养,拓展人才发展“深度”。开发制造一件产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产品更新换代快,工艺精细,一个个小细节便会影响到产品,因此更追求技术工人的熟能生巧和精益求精。对于学生而言,各类职业院校不仅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动脑与动手结合。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鉴定中,将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作为重要考核环节。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善于在“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对于技术能人而言,要经常定期采取“以考促学”的形式,通过培训和考试不断充实人的大脑,提高人才业务能力职业素养。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不断锤炼人才的职业素养,涵养其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劳动情怀,培养人才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的职业操守,让人才始终葆有活力,做到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福建省上杭县官庄畲族乡人民政府 雷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