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 书画 > 正文

山水画家陈艺——笔绘山河 墨韵传情

2025-03-20 08:59:03 | 来源: 中廉在线

宿州三月,宛如一幅清新画卷。微风轻拂,大地回暖,处处洋溢着生机。田野里油菜花金黄灿烂,与翠绿麦苗相互映衬。河岸垂柳依依,嫩绿的枝条随风摇曳。桃花、杏花竞相绽放,粉白相间。湛蓝天空下,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这明媚春光。

这一天,我们走进了宿州天艺阁画院,采访著名的山水画家陈艺。

陈艺,原名陈庭艺,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美术系,国家二级舞台美术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宿州市天艺阁画院院长,2016年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高研班进修,2017年在清华高研班进修,作品参加各种展出并获奖。

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我们看到一张硕大的画案横在画室内,宣纸上的墨色在光影中氤氲流转,陈艺正执笔而立,笔尖悬停的瞬间,仿佛能听见山峦生长的声音。

见到我们到来,陈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很快,他联系了宿州市著名书法家杨继乾和书法家闫玉龙、宿州市泗州戏剧团团长、著名泗州戏表演艺术家李书君等几人来作陪交流。

纵观陈艺正在创作的山水画,墨色氤氲处,青峰如簪破雾而出。笔锋游走时皴出嶙峋骨相,淡赭点染的断崖间,一道银练正自云端跌落,碎成满纸空谷回响。留白处最见机锋,虚虚实实的云雾里,半截茅亭悬于绝壁,两位古人正对弈于瀑声深处。枯笔扫过的苍松虬枝凝着霜色,而山脚苔点簇成的密林却渗出湿润的碧意。整幅画卷在枯寂与生机间震颤,早已融进苍茫暮色里。

陈艺,这位将半生岁月浸染于水墨丹青的画家,此刻正在画室中为我们徐徐展开他的艺术长卷。案上的这幅《千峰竞秀》图里,云雾在斧劈皴中流转,青绿点染处似有山风穿堂而过,这正是陈艺山水画中独有的气象。

问及画家创作之路,陈艺说:“我是在老宅的墙上开始画人生的第一幅画的。”陈艺抚摸着案头斑驳的砚台,记忆溯流而上。幼年的他常在青砖灰瓦间临摹门神和灶王年画,用烧火棍在河滩沙地上勾勒远处皇藏峪的群山轮廓。1984年,当他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时,这个来自皖北的少年,已经背着装满速写本的帆布包,在写生途中磨穿了七双布鞋。进入学校后,陈艺悉心学习,从老师郭公达的亲手指教到黄山九华山松云的写生,从舞台美术的严谨构图到山水画的自由心象,都是刻苦研学。在安徽艺校美术系三年时间里,他时常带上自己的画作,请教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萧龙士,在大师的指点下,艺术造诣得到很大的提高。至今,陈艺还念念不忘萧龙士、郭公达等美术大师们当年对他的教诲。四十余载的艺术跋涉,陈艺已在宣纸上层层皴擦出生命的年轮。

2017年的清华高研班成为陈艺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在这里,他重新解构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在清华园深造的时光,他像海绵般汲取当代艺术理念,将装置艺术的时空观念融入传统山水,创作出《磅礴山水》系列,在墨色叠压中构建起多维度的山水空间。学成归来,他深入黄山、泰山、九华山、太行山腹地采风。那些裸露的岩层肌理、盘旋的鹰隼轨迹,最终都化作山水画苍劲的渴笔焦墨。

展开陈艺2019年的获奖作品《云山祥瑞》,观者会不自觉地被带入一个充满韵律的山水世界。他独创的“游丝皴”在岩壁间织就音乐的节奏,青黛与赭石在撞水法中自然晕染,形成山岚流动的视觉旋律。谈及创作,陈艺眼中泛起光彩:“每创作一幅画,我都是与自然的对话,笔锋转折处要听见泉鸣,墨色浓淡间需见得云起。”这种对自然灵性的捕捉,使他的作品既有宋‌代李成‌、董源、范宽画的严谨骨法,又具元人王冕‌、‌黄公望、倪瓒笔墨的萧散意趣。

在陈艺看来,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景物再现,而是东方哲学的物质载体。他指着《黄山烟云》图中若隐若现的草亭说:“这个亭子不在画面中心,却通过留白与远山的呼应,构筑起‘天人合一’的观想空间。”近年来,他在创作中强调“以书入画”的理念,要求自己每日三小时临习碑帖,“只有让线条具备书法的生命力,山水才能呼吸”。

当我们问及艺术探索的方向,陈艺走向画案,提笔在创作的画上写下“江帆苍山远,长风万壑清”10个字。“接下来想尝试水墨与数字艺术的融合”,他展示手机里正在实验的动态山水作品,传统墨韵在电子屏上流动重生,“但核心永远是中国山水精神”。窗外的玉兰树影投在未完成的《九华山春晓》图上,画中烟雨正沿着他新研制的“冰纹墨”自然渗化,仿佛能看见下一个艺术春天的萌芽。

暮色渐浓时,陈艺又在创作《泰山胜景图》。天艺阁画室里的灯光,将他作画的身影投射成巨大的剪影,与墙上的山水长卷融为一体。在这个图像泛滥的时代,这位坚持“笔笔生发”的画家,正用最古老的笔墨语言,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山水史诗。正如他所说:“水墨山河里,藏着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原乡。”而陈艺,始终是那个在笔墨峰峦间虔诚修行的朝圣者。

作者简介:

赵汗青,文史作家、文化学者、高级记者、博士。2021年歌词“我有一个梦”获安徽省一等奖。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会长、中国网•韵动安徽地方部新媒体主管、中国新闻杂志副总编。

已出版创作20万字军事历史小说《垓下之战》等九部长篇作品。

刘欣华;英文翻译、文化学者、博士,宿州市隋唐大运河研究会会长,埇桥区政协委员、区知联会副会长、区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安徽省企业文化网副总编,中国网•韵动安徽地方部主任。

有千余篇散文、随笔、游记、译文散见于海内外各媒体上。代表作有:缅因州赏红叶、秋风中的圆明园、爱上临海、西塘•等那一笼烟雨等。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