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 书画 > 正文

书法家刘长杰:墨海泛舟五十载,大气磅礴写春秋

2025-02-23 08:37:25 | 来源: 中廉在线

在皖北书画界,有一位备爱人们尊敬的书法家——刘长杰。这位出生于淮北市濉溪县的书坛名家,五十年来始终坚守初心,全身心沉浸于书法艺术的广袤天地,于墨海之中悠然泛舟,以笔为桨,以墨为波,用灵动的笔触书写着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收获了令人赞叹的辉煌艺术成就。

书法家刘长杰

刘长杰与书法的渊源,始于童年时期家庭浓厚的艺术氛围。父亲对书法的热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他幼小的心灵,引领他踏上了书法学习的征程。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他从最基础的横竖撇捺练起,一笔一划,皆倾注了无尽的专注与执着,为日后的书法之路筑牢了坚实根基。彼时的他,或许并未意识到,这简单的书写练习,竟会成为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起点。

刘长杰在安徽工业学校毕业后,进入了中煤矿建第 36 工程处,成为井下机电岗位的一员。井下工作环境恶劣,阴暗潮湿,机器轰鸣,劳动强度极大。然而,艰苦的条件丝毫未能动摇他对书法的热爱。结束一天的繁重工作后,他不顾身体的疲惫,在简陋的宿舍里,借着微弱的灯光,迫不及待地拿起毛笔,在粗糙的报纸上尽情挥洒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这份坚持与热爱,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凭借日益精湛的书法技艺,他脱颖而出,被调入处机关工会,从此与文化工作紧密相连,开启了书法艺术生涯的崭新篇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刘长杰书法艺术道路的关键转折点。他有幸受教于李百忍、梅纯一、黄振铎等宿州书画大家。这些前辈皆是书画界的泰斗,风格迥异却造诣深厚。李百忍先生的书法大气磅礴、笔力雄健;梅纯一先生的国画则灵动飘逸、意境深远。黄振铎先生的书法细腻入微、韵味悠长;刘长杰如饥似渴地向各位老师请教,用心揣摩他们的笔法、章法和神韵。

在楷书学习上,他以颜真卿字帖为根基。颜体楷书的端庄雄伟、气势开张深深吸引着他。他日夜临摹,仔细琢磨每一笔画的起承转合,力求精准把握颜体的精髓。通过反复练习,他逐渐领悟到颜体笔画的厚重质感和结构的严谨法度,为楷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行书方面,他醉心于“二王”经典。“二王”行书笔法精妙、气韵流畅,潇洒飘逸的风格令他痴迷。他废寝忘食地研读“二王”法帖,认真观察笔画的起止、转折和连带关系,努力将“二王”的神韵融入自己的书写。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他笔下的行书逐渐具备了灵动洒脱的气质。

在隶书领域,他着重研习汉隶碑刻。汉隶的古朴厚重、雄浑大气深深打动了他。他深入探究汉隶的笔画特点,如蚕头燕尾的形态、线条的粗细变化等,以及独特的结构布局。在不断临摹与实践中,他成功汲取了汉隶的金石韵味,使自己的隶书作品呈现出古朴雄浑的风貌。

在广泛学习诸家之长的过程中,刘长杰并非简单模仿,而是深入思考、融会贯通。他巧妙地将不同风格的优点融合,结合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书法的深厚底蕴,又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展现出古朴典雅与现代气息并存的独特魅力。

刘长杰的书法作品,笔力刚劲,气韵生动,是传统功力与时代气息完美结合的典范。他的楷书,端庄大气,犹如巍峨高山,沉稳庄重。每个字都充满生命力,笔画间的呼应顾盼、结构的严谨对称,彰显出内在的秩序与和谐,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心灵触动。

他的行书,飘逸洒脱,恰似灵动流水,自由奔放。书写时,笔锋流转自如,线条流畅优美,字与字之间的牵连映带自然天成,形成独特的韵律感。观赏他的行书作品,仿佛能看到作者书写时的畅快淋漓,感受到自由不羁的艺术情怀。

特别是他的隶书作品,古朴厚重,宛如历经岁月洗礼的古老青铜器,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笔画质感犹如镌刻在金石之上,苍劲有力,字体结构宽博舒展,给人雄浑大气之感。每一幅隶书作品都承载着千年书法文化的沉淀,令人回味无穷。

值得一提的是,刘长杰在刻字治印方面同样造诣非凡。他深知印章在书法作品中的重要性,一枚精美的印章不仅能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更能与书法作品相得益彰,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刘长杰治印风格多样,不拘一格。他擅长篆书印,其篆书印线条婉转流畅,古朴典雅。在刻制过程中,他注重线条的粗细变化和疏密对比,通过巧妙布局,使印章呈现出独特的韵律美。比如他刻的“梅雪书屋”印章,以流畅的篆书线条勾勒出四个字,笔画之间相互呼应,疏密得当,仿佛能让人闻到淡淡的墨香,感受到书法与文化的交融。

他的隶书印章也很有特色,他以汉隶的古朴厚重为基础,融入自己对隶书的独特理解。笔画方折有力,结构严谨稳重,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例如“美意延年”这枚隶书印,字体的形态古朴自然,刀法干脆利落,将隶书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传承的美好期许。

刘长杰在为书法作品搭配印章时,更是独具匠心。他会根据不同的书法作品风格,精心挑选或创作与之相匹配的印章。在一幅楷书作品上,他可能会盖上一方端庄古朴的篆书印,使作品更显典雅大气;而在一幅行书作品中,他或许会选用一枚庄重的隶书印,为作品增添一份朴实和沉稳。

凭借精湛的书法技艺和独特的刻字治印风格,刘长杰的作品在国内外众多书法展览中屡获殊荣,大放异彩。这些奖项不仅是对他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他不断前进的动力。同时,他的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大学和收藏家们珍藏,成为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除了在艺术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刘长杰还怀着一颗炽热的公益之心,积极投身于书法教育事业。他深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不遗余力地参与书法普及和推广工作。他走进学校、社区和文化机构,进行书法交流和讲座,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书法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广大书法爱好者。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刘长杰,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丝毫未减,反而愈发深沉。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对书法的那份执着与热情却如同陈酿的美酒,愈发醇厚。每天,他依然保持着雷打不动的习惯,坚持临池不辍。清晨的阳光洒在书房的案几上,他静静地坐在桌前,铺开宣纸,研磨墨汁,拿起毛笔,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他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每一笔的书写。他不断探索和创新,尝试将新的元素融入到传统书法之中,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他深知,书法艺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艺术,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刘长杰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孜孜以求,永不止步。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用笔墨书写着人生的精彩篇章,用艺术点亮了自己的生活,也为周围的人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滋养。

采访手记: 刘长杰是一位业余书法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岗位上。但他的艺术人生,却是一部充满执着追求与不懈进取精神的奋斗史。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书法艺术的赤诚热爱,在墨海之中奋力前行,历经风雨,终见彩虹。他用笔墨书写人生,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他用艺术点亮生活,让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作者简介:

赵汗青,文史作家、文化学者、高级记者、博士。2021年歌词“我有一个梦”获安徽省一等奖。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会长,中国网•韵动安徽地方部新媒体主管、中国新闻杂志副总编。

已出版创作20万字军事历史小说《垓下之战》等九部长篇作品。

刘欣华;英文翻译、文化学者、博士,宿州市隋唐大运河研究会会长,埇桥区政协委员、区知联会副会长、区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安徽省企业文化网副总编。中国网•韵动安徽地方部主任。

有千余篇散文、随笔、游记、译文散见于海内外各媒体上。代表作有:缅因州赏红叶、秋风中的圆明园、爱上临海、西塘•等那一笼烟雨等。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