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习总书记就新发展格局的部署指明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宏观经济学讲“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三辆马车。近4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令世界惊叹的腾飞,一举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2020年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突破17%。其中“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基建投资带动了相关产业正向发展,养活了成千上万的就业人口,中国通过投资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工业体系。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我国长期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据海关统计,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17.9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4%,贸易顺差达3.7万亿元。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在当今时代尽显疲态。目前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投资也逐渐偃旗息鼓。不免会让人产生若干年后当城乡发展饱和又能向何处进行投资的担忧。近年来,特朗普政府主导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对我国进行有针对性的贸易战,某些国家保护主义和排外主义抬头,更有甚者对我国实行“反倾销”政策。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大笔外贸订单取消,长三角珠三角下游产业链企业更是受到不小冲击。对外出口未来也会受到国际经济总体发展和他国对华关系的双重制约。
相比之下,“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愈发重要。一方面,我国拥有14亿人广阔的市场,广大群众消费潜力还未深度开发。美国仅3亿人却是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其庞大的消费市场蓬勃了其世界第一的经济总量。另一方面,“消费”更具持续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倒逼社会供给,促使产业发展和经济再腾飞。传统消费也不会随时间而消亡,简单的衣食住行消费在任何时代也不会过时,而快递物流、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消费的刺激作用也在逐步形成。“消费”也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也将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动力。
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孤立的国内循环,而是立足本国自身,以国内消费建立起稳固的“基本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中共陵水县纪委监委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