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金川村,在黑龙江省汤原县太平川乡就是贫困闭塞的代名词。
这里交通不变,土地稀少,人均土地不到5亩。全村204户村民走的就剩下了89户,但贫困户就达63户,贫困发生率达到了1.43%。
由于金川村处于半山区,这里一直有着放牧的传统,但在林场封山育林后,能够提供放牧的地方越来越少。近二年村民们看到“羊”市场行情稳定向好,便打起了“羊”主意,发起了“羊”财,并将原有的放牧模式改为圈养。
眼下这个穷旮旯,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54岁的武瑞莲时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2018年老伴去世后,她和儿子从佳木斯返回金川村居住。因给老伴看病,家里欠了不少外债,娘俩儿生活很艰难,村里为她们办理了低保。
但看到周围的村民一家家富起来了,儿子也大了还得娶媳妇,急于改变贫困现状的武瑞莲,便找亲戚东拼西凑的借来了“启动资金”,购买了1000只鸡雏,在家搞起了小规模养殖。在她的精心饲养下,当年鸡雏就卖了3万元钱。
武瑞莲尝到了养殖业的甜头,又打起了养羊的主意,在亲属的帮助下,花了84700元购买了63只羊,没有羊圈,她就搭起了大棚当羊圈。没有技术,她就和其他养殖户学习,她做事认真,儿子还能干重活,娘两个就一心一意的开始了养羊的事业。
2019年3月到现在,整整一年的时间,武瑞莲家的羊已经从63只繁殖到了106只,其间羔羊还卖出4万元的好价钱。如今顺利脱贫的她尝到了养殖业的甜头,想着要加把劲,继续将她的养羊事业做大。
马恩祥是村里养羊的老把式,想要扩大养殖量的他却一直苦于没有资金。2019年在村里帮助下,他办理了扶贫小额贷款。他用这笔钱买了20只杜特种棉羊,加上家里原有的50只羊,2019年,仅一年的时间,发展到了现在的108只。其间售卖羔羊纯赚2.5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脱贫户。
如今,靠养羊致富的金川村村民,不再紧紧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是转向了精品养殖之路。
村民孙涛在多年的养殖过程中不段摸索经验,加上不断的学习,让他对养羊有了重新的认识。为了实现科学化养羊,他将羊舍的地面铺上了漏粪板,又将成年种羊和羔羊分栏饲养。在品种上,他选择了个头肥大,品质优良的澳大利亚棉羊。
因为他家的羊的品质好,村里其他养羊户都购买他家的种羊,有时外地养羊户也会慕名而来。孙涛家的种羊最高价格卖到了1.2万元一只,每只羊羔的价格都在3000元以上。
在金川村还有很多像武瑞莲、马恩祥、孙涛一样的养羊户,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在县包扶单位,乡村两级干部的关心下,他们办理了扶贫小额贷款,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平均每户每年能出栏近50只棉羊,除去防疫支出,收入三四万元不成问题。2019年,村民杜秀花家的170只羊,更是卖出了14.8万元的好价钱。
金川村的村民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借助国家的好政策,在脱贫致富的小康路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现在,他们不仅仅是脱贫,正朝着小康的道路前进着。
小小的金川村,两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了养羊专业村。大伙都说金川村在发着“羊”财,村支部书记杨海,现在正在打着小算盘,2020年,准备把全村的养羊户集中起来,打造一个专业的养羊合作社,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相信他们在脱贫攻坚的路会越走越好。(纪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