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作为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垃圾分类,不应该把垃圾分类当作“小事”“易事”“分外事”,而是应该采取措施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需精准施策,系统化建设生态文明。“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垃圾分类不仅是多年的民生难题,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这个过程是细微的、是繁杂的、是多变的,并非是空喊两句口号或者照搬他人做法就可实现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主体,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多个环节。在具体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应该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加强科技管理,形成独有的机制,把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地建设生态文明。
垃圾分类不是易事,需久久为功,持续化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但这是一场“持久战”,是曲折长期且艰难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全面实现垃圾分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要扎扎实实,久久为功,驰而不息。以不胜不休的意志,引导人人参与,人人行动,坚持不懈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改善城乡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发展。
垃圾分类不是分外事,需协同发力,全民化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党员干部应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促进推动垃圾分类理念进入群众心中,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先行者,使垃圾分类在更大范围内萌芽开花。这不仅仅是党员干部的一次“考验”,更是我们所有人民群众的一场“统考”。需要每一个公民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将一件件“垃圾分类”的小事情落实办好,将“孤立无援”的“独角戏”变成“一呼百应”的“大合唱”,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洪志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