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好
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生态 > 正文

学深悟透治沙精神“三内涵”

2023-06-19 11:22:28 | 来源: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上陵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时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防沙治沙成效最为突出的国家,广大党员干部要认识到防沙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懈怠,就会一退千里,要学深悟透治沙精神的内涵,观隅反三,尊重规律、以法为纲、久久为功,为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而奋斗不息。

学深悟透治沙精神的科学内涵,尊重自然,谋划生态治理的“战略布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荒漠化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要科学划定防沙治沙区域,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防沙治沙要尊重自然、了解自然、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科学的数据资料,掌握荒漠化治理的动态。要根据当地荒漠化实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考虑当地水量的因素,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提高营林技术措施,治沙造林要乔灌草结合,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防沙治沙方针策略。党员干部要理解治沙精神中尊重自然的思想内涵,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决策时要提高站位,全面统筹,坚持科学的系统观念。

学深悟透治沙精神的法律内涵,以法为纲,构筑绿色家园的“法制屏障”。《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是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法律,也是防沙治沙的“指南针”。“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治沙干部要加强学习防沙治沙法律法规,加大防沙治沙法律宣传力度,带领人民群众跟着学。坚决打击破坏防沙治沙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法,同时对防沙治沙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并给予税收减免、技术援助、土地使用期延长等优惠政策。让法律的刚性约束和鼓励机制成为荒漠向青山、绿水、蓝天转化的“催化剂”,建起防沙治沙“法制屏障”。党员干部要理解治沙精神中依法为纲的思想内涵,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坚持切实打通依法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学深悟透治沙精神的思想内涵,久久为功,用长流细水浇灌“信仰之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新中国成立后,不计其数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地投身荒漠化治理,“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将一生奉献于治沙事业,他的孙子石健阳也励志学习林业技术,成为第三代治沙人。石光银曾说“只要一天不死,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治沙英雄的话语回荡耳畔,英雄们的誓言是他们坚定信仰的最好体现,“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能枝荣”,要想成长为参天大树,就要加强党性修养、补足精神钙质、夯实信仰根基,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要理解治沙精神中久久为功的思想内涵,从防沙治沙事业中汲取营养,保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王钢)

责任编辑:晴晴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zljsw2016@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