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自强不息,滋养精神。“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奔腾不息,承载了无数华夏文明,塑造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黄河精神也是内蒙古人的精神。“时代楷模”苏和老人,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为“大漠深处植绿人”,“愚公”的称号体现了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闪光品质。再到“三千孤儿入内蒙”和“齐心协力建包钢”,团结奋进、守望相助的背后是无私奉献与博爱精神。这是黄河精神的部分内蕴,也同样成为了蒙古马精神中的深刻内涵。
协同推进,规划引领。“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治理黄河,调节黄河水沙关系,是保障内蒙古西部生态安全的关键环节。内蒙古持续抓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着重突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工作,以问题整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管好用好黄河水,完善制度,补齐短板。不断努力,做大沿黄地区经济总量,为保护和治理黄河提供有力保障。
引水治沙,实现双赢。“大河汤汤,岁岁安澜。”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就像一个“几”字摆在中华大地上,在这个“几”字当中,还藏着一个库布齐沙漠,它横跨内蒙古三旗,也被称为挂在黄河上的沙漠。引黄河水治沙集聚智慧,极具智慧。在黄河汛期的时候,将大面积的引水流进沙漠,缓解当地的水资源匮乏,不仅缓建了当地的干旱,还能防止洪水的危害。利用黄河水域可以有效地控制沙漠地区,可谓是一举双得,事半功倍。
保护为要,传承文明。“黄河宁,天下平。”保护黄河,唤醒每一个人热爱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守护好我们的母亲河的意识尤为关键。黄河石彩绘创始人鲁婷给我们以感触和启示:她以石为媒,用黄河石彩绘的方式讲述母亲河的故事,传承亘古悠远、生生不息的黄河母亲文化。黄河石上描绘的绿色长城,在现实中铺展画卷。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绿色中国的发展蓝图,内蒙古170余万共产党员砥砺奋进,担当实干,交出一份绿色答卷。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强对黄河文化的研究,讲好内蒙古的“黄河故事”,挖掘好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委组织部 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