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而实施绿美建设,就是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具体行动,要建设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各具特色的生态宜居绿美乡村,必须瞄准绿美乡村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闪光点”,实现乡村面貌的美丽蝶变。
找准“切入点”,谋定后动。村容村貌是农村的“形”,是当地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注重顶层设计,小到房前屋后种树栽花,都需要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要积极调动党员群众、回乡干部、乡贤能人、驻村干部等参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加强村庄风貌引导,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不搞千村一面,不搞大拆大建,真正做到为农民而变、为农民而改。
聚焦“发力点”,务实戒虚。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建设既要“速度与激情”,也要“方法与技巧”,要重点围绕“我家干净、寨子清洁、村庄美丽”开展整治,要严格执行绿美建设负面清单规定的16条禁止和7条限制要求,持续发动群众,结合村情实际,开展绿道、花带建设。要持续开展裸房整治,持续保持力度推动,要逐步消除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加强监管,坚决杜绝新建房屋成为新的“裸房”。要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城市黑臭水体、农村“两污”治理。
秀出“闪光点”,取长补短。绿美乡村建设并不是将城市绿化美化照搬到农村,既要有体现自然风光的乡村景观,也要有体现乡愁情怀的乡村文化和村居生活的乡村环境,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取长补短、突出特色,要结合历史记忆、建立清洁户、美丽庭院、环境卫生评比机制,让“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成为行动自觉,形成争绿竞美的浓厚氛围,把各具特色的院景“小星火”,汇聚成美美与共的“大光圈”,让乡村的独特韵味发挥到更大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让农村走上生态美、民风正、村民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云南省西畴县蚌谷乡人民政府 龙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