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生态宜居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打造出生态、美丽的绿色家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美好向往的现实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做生态理念的拥护者、践行者、传播者,在广阔的农村绘就“绿”的底色,以“三个务必”的清醒和坚定,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以“绿色”为本,找准画笔的圆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路径,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根本要求。抓好农村绿美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接体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构建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生活方式,是当下必须紧抓、常抓、重点抓的工作,作为基层干部必须要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的部署安排,把关于生态建设的会议和指示批示精神融合在日常工作中,以高度的行动自觉,不折不扣的守住生态红线。要坚持以为民服务为初心,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贯穿在绿美建设的全过程。要坚持以绿色理念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坚决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将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结合实际创造一个合理、有效、生态的发展体系,闯出一条具有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以“绿色”为墨,泼洒画卷的底色。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关键在抓落实,抓成效,抓全面,抓具体。绿美乡村的建设不单单要有“面子”还要有“里子”,只有内在充实,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宜居宜业的舒适度,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才会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作为挥墨定色的基层“画者”,要摆正群众的主体位置,始终做到从人民群众的意愿出发,多俯下身子倾听,迈开步子走访、调研,确保绿美项目建设由百姓决策、百姓动手、百姓共享,让百姓尝到建设果实的“甜滋味”。要坚持可持续为主,沿着节约型、集约型的思路开展工作,做到思考有前瞻性、谋划有全局性、推进有整体性。要结合村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立足土壤、水文、人文等因素,建造特点鲜明、主题突出、实用性强的美丽乡村。
以“绿色”为美,延展画轴的长度。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只是乡村振兴建设的其中之一,要让“绿色”之美真正渲染乡村、融入乡村、印刻在乡村,必须以民族文化为催化剂,做好生态和文明的化学反应,让绿美之树在基层大地常青常绿。作为乡村画卷执笔人,要把文化和绿美相勾勒,画出同频共振的双曲线,让文化成为生态建设的内在,绿美成为文化提升的外在,不断提高乡村文化的多元性。要把变管理为治理,把法治、德治、自治,三治一体结合,让村规民约成为推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主抓手。要把百年大计摆在前,思想之变才会行动有变,要抓好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儿童之家、学生之家的场所作用,引导学生成为爱家园爱家乡的节约能手、保护先锋,形成生态建设火炬代代相传的良好局面。(中共丘北县委组织部 胡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