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推动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木兰溪防洪工程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面对新时代,中国要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践行生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因此要把生态文化观的思想贯穿到发展中来。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古老文化根脉,必须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观思想贯穿到其中。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月活动,创新活动形式,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传递生态文明理念,提高了公众的生态文明素质,营造了人人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构筑绿色屏障。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对名胜景区、寺院和旧城老街处的见证牧野遗址史迹的古树名木进行抢救保护,挖掘古树名木的文化传承价值,加强矿山、农耕用地生态修复,加大乡村河道生态化改造、生活污水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文 化知识教育基地等生态文化设施建设等等,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
厚植绿色文化。弘扬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活动中心以及文化场馆等载体,普及生态知识、讲好生态故事,营造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的绿色人文风尚。利用多种形式激发人民群众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呵护自然的热情和内在动力,如组织世界水日、地球日、节能宣传周、低碳日、湿地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低碳体验日和节能减塑行动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让绿色生活与绿色消费蔚然成风,大力倡导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社会风气。(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潭城街道中南社区党群工作者 吴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