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爱国卫生运动“五大行动”和“九项制度”要求,通过网格化、抓示范、严督查,突出重点,狠抓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网格治理。一是分片划网。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以行政村划片、以自然村设网、以村民小组定格,实现小组责任划分全覆盖,形成“片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二是党员带头。推行“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主题党日”为载体,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等力量下沉到网格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党员积分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的重要内容,营造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三是群众参与。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由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老党员等为成员的社会治理小组,负责监督群众执行村规民约、开展评比活动。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动参与路域环境整治、村庄河道清洁、公共场所清扫,让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推进“三大革命”。一是推进“厕所革命”不断丰富公厕功能,提升公厕标准,因地制宜选择三格化粪池分散处理,推进村庄常住户实现污水收集处理,二是推进“垃圾革命”。大力推行垃圾就地分类、源头减量,从根本上破解垃圾处理难题。坚持节约资金、分片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发聘用生态护林员、护路员和其他公益性岗位人员,组建保洁队伍,保证各自然村至少1名保洁员。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科学制定收费标准,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监管,并按照“群众付费收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社会组织支持一点”的原则,加大垃圾治理经费投入,推动垃圾长效常态治理。三是推进“污水革命”自然水体对达标排放的污水有一定的稀释和净化能力。二残留有机物的“肥水”重新用于蔬菜基地的灌溉,实现了终端肥水利用与农业产业相结合,有效减少了化学肥料,从而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
狠抓示范带动。示范打造促大面。深入开展“百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以易地扶贫搬迁为契机,创建易迁安置示范点。坚持以点连线、连线成片,以村为单位集中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以巾帼美丽家园示范户、五星级文明户、操家理务和庭院经济能手评比、卫生镇村创建活动为契机,引导村民互看互比互学。共评选出“操家理务能手”“庭院经济能手”(吴增睿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明洋村党群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