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这个重要部署体现了习总书记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点明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度”,无论从实施力度、空间广度还是时间维度,生态优先都是高质量发展内涵的重要组成,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导向和根本前提,体现了党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坚持生态优先,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实施力度”。“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在起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习总书记将“高质量发展”从人们传统意识的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离不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这要求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转变观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始终,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理念。
坚持生态优先,需要“一个都不能少”的“空间广度”。“高质量发展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在思想上要打破“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情、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关系不大的理解误区。我国各地区之间资源优势、发展基础各不相同,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精准施策。欠发达地区受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基础等制约因素影响,往往是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推进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情况更复杂、要求更迫切。生态是青海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亮丽的名片,也是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要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走出一条适合青海实际、突出青海优势、彰显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生态优先,需要“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时间维度”。“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回顾“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民生保障、农业基础、创新能力、民族团结、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破解这些问题,绝非一蹴而就,我们务必保持战略定力,长期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放眼长远、久久为功,确保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青海省海北州委组织部 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