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贵州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中,发展是基础,生态是目标,我们要在抓好发展这个底线的基础上把生态底线建设好,在守住生态这个底线的基础上更好地抓好发展。
借助创新发展“新动力”,做足生态发展“大篇章”。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从“北斗卫星”到“蛟龙一号”,展现了我国在科技前沿领域强大的原创突破能力,展现了我国科学家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拼搏奉献精神。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力量发展,借助科技创新将污染幅度降下来,让生态环境好起来。生态发展要以推动产业发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外延型转向内涵型、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目标,紧盯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推动各类产业绿色发展,逐步攻克观念、结构、体制、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抓紧绿色发展“牛鼻子”,下好持续发展“一盘棋”。绿色,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动人色彩,也是人民幸福的鲜明底色。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体现出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推动绿色发展,要树牢不逾生态红线的发展理念,把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在谋划地方发展布局、制定发展举措、引进发展项目和培育发展产业等工作上,自觉摒弃短视思想,杜绝依靠“牺牲环境要发展”的做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在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事业中推动发展,在推动发展中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吹响高速发展“集结号”,筑起生态保护“警戒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质量休戚相关。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重复欧美发达国家消耗资源和环境的老路,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全过程,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的新路,而“先污染后治理”的规模速度型发展方式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悖,短期行为只能带来短时利益,长远来看,贻害无穷。在经济高速发展中要牢固树立绿色理念、在制度上明确划定生态保护“警戒线”,在举措上详实制定长效机制,建好思想、制度、发展防线。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走出一条生态良好、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发展道路,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的指示,做好“发展”与“生态”两条线统筹协调,不断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林亮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田源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