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4月21日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进位,主动担责,留住青山绿水,就是留下金山银山,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但是我们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把绿色作为底色,让山水激发出更大发展的动力。
守住“思想”红线,增添山水“文明”之色。我们要牢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要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必须要牢牢守住“思想”红线,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绝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但仍然存在利益、人情当前、失去原则、失去担当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水。
把握“战略”红线,增添山水“活力”之色。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留在那,子孙后代可以用”,一句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的确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我们拥有一定的战略定力,更需要战略把握力,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年接着一年干,筑牢生态保护红线,守住生态建设底线,厘清生态建设、保护与开发的红线,不断夯实发展的坚实基础,共筑绿色发展屏障,激发活力。
筑牢“制度”红线,增添山水“规范”之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我们必须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精准的工作举措、高效的协调配合、严格的督查,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到知责明责、担责尽责,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坚决杜绝青海木里矿区非法开采事件再次发生。(中共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委组织部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