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 > 生态 > 正文

农村环境治理要从农业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治理入手

2020-06-28 16:57:26 | 来源: 中廉在线

今年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今乡村振兴,农村翻天覆地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要做好农村环境治理就要从农业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治理入手。

减少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健康发展。一是要构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服务体系。要加强对养殖户监管力度,督促建设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提高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水平和处理能力;大力提倡“林下种养殖”等生态循环绿色环保产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二是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大违规用地治理。严厉打击农村违建,杜绝耕地改变用途,加大耕地保护和利用,借助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实施宅基地复垦复绿,持续推动退耕还林政策执行。三是要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农业发展更“绿色”。最大限度控制农药使用量,要通过农业专家开设培训班、“田间课堂”等形式,积极宣传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防控等技术,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减少作物对外来养分的投入需求。

推行长效机制,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治理。一是要提高村民素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绘制文化墙、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和开展“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等系列活动营造出全民爱卫生的浓厚整治氛围,提高村民自觉爱护环境意识;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帮扶干部、村干、组干带头参与到村道、河道等卫生清洁工作中来,带动村民自觉改善自家房前屋后及个人卫生;利用学校教育,从小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小手牵大手活动,影响身边家人,从根本上解决后患。二是要加强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合理修建垃圾回收站或中转站,配备垃圾运输车辆定期倒运垃圾,在各村(社区)、组民小组设立垃圾集中安放点并配备垃圾桶。三是要建立约束督促制度。要通过制定卫生公约、门前“三包”责任牌上墙、“村规民约”等方式约束村民,合理利用“护林员”等公益性岗对组组通公路和进寨入户路卫生监管,长期坚持逐渐转变村民传统的环卫观念,做到真正自觉维护生态环境。

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群众对于精神文明需求也在提高,努力打造“生态美,环境优”的新农村才是群众所盼,才是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民政府 潘孟兰)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