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综合资讯 > 正文

协同绘就乡村振兴“价值新篇”

2025-04-26 09:18:28 | 来源: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石化路街道办事处

在浙江“千万工程”的启示下,乡村振兴正以生态、产业、人才、文化的协同发展重塑中国农村的未来图景。锚定农业强国目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突破,这要求我们以系统思维激活乡村的“无价之宝”,通过科学转化实现生态、人才、产业、文化的“价值跃升”。

生态有价,让绿水青山成为“绿色银行”。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底色与根基。浙江安吉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型,印证了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截至2024年11月,全国已建立了28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我国一半左右的森林、草原已纳入补偿范围。在实践中,需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发展光伏农业、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福建武夷山通过“茶山+生态”模式,将茶园打造成碳汇交易基地,每亩茶园年增收超2000元。

人才有价,构建乡村振兴“智力引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培养“一懂两爱”的乡村人才队伍,建立“本土培育+外部引进”双轮驱动机制。山东寿光通过“田间课堂+电商培训”模式,培育出10万名新型职业农民;浙江德清则以“乡贤回归”工程吸引3000余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带动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50亿元。政策层面,需完善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保障,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基金”,对返乡创业人才给予税收减免和贷款贴息,让“田秀才”“土专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产业有价,激活乡土特色“造血功能”。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广东清远“白切鸡”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冷链物流,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甘肃天水依托“花牛苹果”品牌,打造“种植+加工+电商”产业链,带动20万农户增收。这皆是地方特色在新时代数字化智慧化的生动展现,各地需立足资源禀赋,培育“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调研,对接市场需求,构建消费者认可、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聚焦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让乡村特色产业真正发展起来。​

文化有价,塑造乡村振兴“精神坐标”。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安徽黟县西递村通过“古建筑活化利用”,将百年老宅改造成民宿和非遗工坊,年旅游收入超2亿元;陕西凤翔依托“木版年画”非遗技艺,开发文创产品120余种,年产值达1.5亿元。需建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设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同时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与传统建筑,传承民风民俗与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业、旅游、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张倩)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