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再次强调了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这一指示不仅彰显了党中央对基层工作的深切关怀,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
针对当前基层工作中存在的“小马拉大车”现象,党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并在各地得到了积极响应。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个别领域,由于急于出成果、见成效,减负工作出现了“明减暗增”“隐形变异”的现象。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要真正为基层减负,首先必须摒弃面子工程,明确“为谁干”。我们应当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牢记“国之大者”,坚持走群众路线。基层干部的工作不应仅仅是为了博得上级关注,而应当真地关注群众的需求,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基层工作的价值,也才能让基层干部找到工作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基层减负需要力戒形式主义,明确“怎么干”。形式主义是基层工作的绊脚石,它让基层干部陷入无尽的文山会海和繁文缛节中,无法专注于实际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摒弃“工作不留痕就是白用功”的错误认知。同时,我们也应遏制用工作提示单、群通知等方式代替正式文件的做法,让基层干部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实际工作,走进群众家里,听民情、察民意、解民忧。
基层减负还需要厘清权限职责,明确“谁来干”。在工作中,我们应当建立健全基层权责清单和事项机制,完善权责对等、权责一致的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个别上级利用“属地责任”推卸责任、甩掉包袱的做法,也能防止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同时,我们还应当谨防个别部门滥用考核指挥棒,变相要求基层干权限之外的事情。只有明确了基层的责任事项“黑名单”,才能让“基层要做什么、不能让基层做什么”变得一清二楚,从而真正为基层干部松绑减压。
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从摒弃面子工程、力戒形式主义、厘清权限职责等方面入手,为基层干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干事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章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