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县城关街道冷涧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基于综合网格单元的基层综合治理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将一系列平安建设、党员服务、法治民生等服务整体“打包”,工作人员带着服务集体下沉,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实现综合服务零距离的工作格局。
积极探索资源整合,实现“圆桌服务零距离”
城关街道冷涧社区是自建房较为集中的社区,现有常住人口八千多人,老年人居多。随着居民的参与社区工作的意识提高,群众议事说事场地受限,为了进一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冷涧社区党总支积极主动与辖区单位对接,深挖红色党建资源,目前已与11家党组织签约共建协议,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打造“菜单式”参与社区治理,利用共建单位的优势资源每月开展民生实事、廉洁家风等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治理模式,织起基层治理网。
圆桌议事解民忧 “知民情顺民意暖民心”
今年以来,居民经常可见社区网格员身着红马甲,带着一张便携的红色折叠桌,小圆凳,一个满是近期宣传资料的环保袋,再加上一张特别定制,有包片网格员、民警、社区医生姓名电话等信息的便民连心卡,将线上“网络服务平台”和线下“楼院服务台”相结合,到居民区提供政策宣传解读、纠纷矛盾化解、社情民意收集、事项代办等服务。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行动不便等问题,网格员更是把“小圆桌”搬到了他们家中,为老人进行高龄补贴认证,走访辖区低保户、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让群众享受到“vip”上门服务。
结合网格化管理系统,人员下沉可以让便民服务效率更高要打破原先坐等群众上门的服务模式,首先网格员的服务需要配置齐全,行头一定要轻便实用,标识清晰,让居民一眼望去就知道网格员来了,有事在家门口就能办”冷涧社区党总支书记蔡玲介绍到。推进群众办事由“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用跑”转变。
一坐一聊办实事 “社警联动齐上阵”
利用中午、傍晚等居民在家时间,在小区的入口处或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小圆桌”“小圆凳”“红马甲”在面对面的拉家常中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邀请民警、民政、人社、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部门共同参与,发动在职党员到现场党员先锋岗轮值,为居民宣讲党的理论、民生政策、法律知识等,全面掌握和收集群众的需求,及时跟进、及时反馈,督促推动相关职能部门高效解决问题,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到“条条已整改、件件有落实”,提升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冷涧社区联合东关派出所、法律顾问等驻区单位组建了“小圆桌议事台”,通过送法进社区,开展巡回、流动调解,主动为老百姓提供家门口的法律调解服务,解决调解“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来一往见真情 “五员参与微治理”
各综合网格成员身兼“政策宣传员”“社区管理员”“纠纷调解员”“平安建设巡逻员”多个角色,担当起基层社会治理事务的“全科管理员”,将问题化解在一线。“小圆桌议事台”增强了社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优服务加速度回应群众诉求,实现了社区与居民“零距离”,切实让群众感受到社区服务在身边、政府政策在身边、党的关怀在身边。
以“圆桌搬到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工作方式,网格员由过去“守”在社区“待”居民上社区办事,到“钉”在小区里,常态化做好便民服务,与居民面对面畅聊,发现社区治理中存在的短板弱项,让社区服务更接地气。冷涧社区自推行新工作方法以来,出动“圆桌办公桌”40余次,为居民办实事、办难事120余件。“流动小圆桌”搬进居民小区,架起社区与广大居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形成人人参与社区治理、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冷涧社区党员干部共先后召开“小圆桌”群众见面会30场次,走访群众200多人次,收集问题建议50条,共为群众解决涉及居民饮用水,就业,环境卫生,低保助残大病医疗保险救助,疏通下水道等实事好事20多件。
收集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了让群众满意。冷涧社区第四网格的富达北楼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总是有很多问题在微信群里反映,针对这种情况,网格员张成成就和辖区居民约好时间在小区门口解决问题。现场办公带来的便利,让网格员张成成很有成就感,她干脆就固定时间,每天搬着“小圆凳”到小区门口就地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困难,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现场与施工方沟通联系,能马上处理的当场就开始行动,不能当场答复处理的,认真做好记录,进行汇总和分类上报,并及时跟进督促相关人员完成处理,切实做到让群众满意。
“小圆凳”使用起来灵活方便,让群众的话有地方说、群众的事有地方办。社区通过网格员和群众同聚“小圆桌”同坐“小圆凳”,探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营造出了人人参与、共同协商的良好氛围,解锁了服务零距离。(安徽省蒙城县城关街道冷涧社区 蔡玲 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