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谋篇布局。江水滚滚东逝,江岸黄了又绿,长江的模样也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改变。现如今长江水清鱼丰生态美,沿岸经济绿色发展,正是充分显示了总书记所说的“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而这对我们的工作也是受益匪浅的。
谋长远之势,意味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长江沿岸过去粗放无序的发展,导致长江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受损、水体资源失去原有的价值。为长江的生态环境,放弃一时的短期利益,谋求长远绿色可持续发展。2016年以来,长江沿线累计关改搬转各类化工企业、“散乱污”企业超过11万家,退出和压减钢铁、造船、玻璃等行业过剩产能超过3亿吨,沿江一公里范围内落后化工产能全部淘汰。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绿色发展的主战场。
行长久之策,意味着“现在路子是对的,要继续走下去”。在长江沿岸的经济环境整治中,成效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自上而下努力的过程,是一场长久的的马拉松比赛。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方能够建久安之基。过去长江沿岸的粗放式经济发展已经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必须要进行转变。紧盯生态保护,推动生活污水、垃圾等统筹治理,养山护水、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经过十年的整治,长江从“化工围江”、烟囱林立,到“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沿岸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发展了绿色经济产业,提升人民幸福感,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认真感悟“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共抓大保护的战略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以高水平协同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整体合力。随着沿江各地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各项工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规划顶层设计、生态环境改善、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相信“不负江河,江河定不负人。”(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