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人民日报发布题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新时代党组织工作成就综述。文中提到: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千秋伟业,人才为先。”笔者认为:我们要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为人才强国战略注入“源头活水”,就必须从育才抓起,育才犹如人才工作中的起航阶段,定位精准,方能行稳致远。
打开“导航图”,定位“人民期盼”。生活中,用导航图定位周边的衣食住行,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同样,开展育才工作,不妨也打开群众周边的“导航图”,快速定位人民关于育才的期盼,做到群众有所呼,人才有所应。一方面,开展育才工作要有“群众观”,群众观点是开展工作的“法宝”,群众基础是培育人才的“沃土”,开展育才工作,不能把群众“拒之门外”,而要把群众“请进屋来”,共商大计;另一方面,在制定相关育才政策前,可以通过线上发放网络问卷、开发育才驿站小程序,线下实地走访调研居民和社区工作者、邀专家开展座谈会等方式打开“导航图,”了解人民的期盼。毕竟,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群众最有发言权。
对准“方向标”,定位“问题导向”。方向标用于指示地理方向,让我们在前进路上不至于误入歧途。为避免迷失方向,不走“冤枉路”,各地在开展育才工作时当及时对准“方向标”,定位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新问题,眼下,我们已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重中之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是开展育才工作“重头戏”。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育才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需求,精准施策,加快培养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等专业对口的人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应用“指南针”,定位“市场需求”。使用指南针能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实现行进自由,在育才工作行航时,我们也可借助“指南针”,指明市场需求的“南方”。市场的“南方”不明,育才的方向不清,人才找不到归属,企业招不到人才这样的尴尬现状普遍存在,如何破解?“市场‘点餐’+政府‘买单’”这一模式为精准育才、破解难题提供了思路。当前市场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众说纷纭,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级领导干部要常市场走一走,常到园区坐一坐,常和企业聊一聊,倾听市场“心声”,建立育才合作渠道,探索搭建育才平台,强化育才信息共享,通过信息手段大范围定位市场人力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培育人才,实现人才培育和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人才市场能够供需平衡。(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