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就要把基层治理好。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为此,基层干部不仅要树立远大理想,从百年党史与实际工作中汲取奋进力量,也要筑牢理论基础,深入实践,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
扎根学习,绽放基层工作的“理论之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浩浩汤汤,追求进步、敢于探索、不断学习是中华民族的底色。党的二十大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更要时时不忘给思想“充电”,认真学习内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一号文件》等,了解中央政策,跟随中央以及省委的指挥棒,精准处理基层工作。基层干部要勤于钻研新知识,善于接受新理念,敏于发现新事物,在牢记“以人为本”初心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新服务理念,借新时代的势,增进人民福祉,最高效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扎根岗位,绽放基层工作的“实践之花”。“行之力则知愈近,知之深则行愈达”,有人说衡量基层干部不再是看学历有多高,而是看脚上的泥土有多厚,两脚有泥才能心中有“底”。基层干部不能只是坐在将军账内指点江山,而是应该深入人民群众的田间地头,多坐坐群众的冷板凳,多听听老百姓的心里话。“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成为白坭村第一书记之后,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每个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之后,“因户制宜”,带领村民种砂糖橘、养蜂……黄文秀书记的身影曾出现在白坭村每一条田埂上、每一户人家里,脱贫攻坚的功劳簿上有属于她的精彩一页。李强总理曾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这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基层干部需要向黄书记学习,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以“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的决心,多扣老百姓的家门,从而打开老百姓的心门,听民声,汇民智,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扎根艰苦领域,绽放基层工作的“奋进之花”。“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既是革命先辈筚路蓝缕的“创业史”,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史”。歼字号战斗机问世,福建舰下水,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再次成功发射……一路走来,“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拼劲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基因当中。基层条件艰苦,工作任务繁重,基层干部既要传承“长征精神”,也要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基层干部不仅是“研究员”“调解员”“统计员”,还是“宣传员”。面对如此多样化的工作场景、如此多变的工作内容,基层干部不仅要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决心,还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魄力,更要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气节,为基层的向善向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孙达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