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不仅是国之根本,更担当着国家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一是要保障耕地面积,打破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但仍屡禁不止的局面,要建立健全耕地验收评定机制,确保耕地面积、质量与产量;探索建立耕地管控机制,加强动态监测;加大撂荒耕地利用率,做好土壤普查工作。二是不断打造高标准农田,健全高标准农田长效管理机制,补齐土壤改良技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不断培育耐盐碱作物等。三是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构建我国水网骨干网络;实施大中型灌溉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中小型水库及引调水、抗旱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优化农业气象观测设施站网布局,精细化发布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加强灾害防御、救灾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宜业宜居美丽乡村。首先是要合理规划乡村布局,盘活集体建设用地,优先满足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用地需求。二是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乡村交通短板,推进供水供电标准化改造,保障乡村用水用电便捷性;排查整治隐患住房,支持危房改造,保障乡村住房安全;开展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研发推广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农业农村应用大数据,发展数字化乡村。三是推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推进乡村医疗设备规范化、医疗队伍专业化;落实基层人才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向乡村流动。
增加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提升农民幸福感、获得感。“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首先可以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可就业范围;二是制定惠企政策,吸引小微企业入驻农村,帮助农民工就近就业,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机会;三是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各村特色打造一村一特色发展,发展本地个性化、创意化的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特色乡村,不断延长农村产业链,增加可就业岗位,不断丰富农民工收入渠道。
坚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拓宽农民收益渠道,坚持将“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守好“三农”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海南省东方市教育局 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