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时强调,中国冰雪运动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
报告指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一方面要善于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相信,通过努力,在明年北京冬奥会上我们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一、坚定信心走自主创新之路,让世界看到发展中的中国
做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北京即将再次举办一次历史性的盛会。而疫情给奥运会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现在有最新的快速检测方式和疫苗研发,这给了我们战胜困难有了更大的信心。场馆建设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基础,竞赛场馆更是运动竞技、观赛和展示城市发展水平的窗口。场馆的建成是中国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的体现。不论是为北京冬奥会量身打造的低空三维气象可视化系统,还是绿色电能供应、能够对赛道纵风及横风实时监测与风险预警的激光测风雷达以及应用“科技建造”手段建成的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的国家速滑馆,引入“全域数字孪生系统”“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系统”、基于“云-网-雾-端”智能融合的网络体系、“能源管理系统”和全新的“BIM运维系统”等技术,就像给场馆配备了一颗“大脑”。拥有了“智慧大脑”的速滑馆,运动员和观众进入场馆后,可以通过手机享受定位导航服务,匹配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机器人问路、无人售卖车以及虚拟冰雪运动等多种新科技成果将以更完善形式呈现。随着冬奥会举办脚步临近,各竞赛场馆“智慧场馆”建设成果将全面亮相。另外,北京冬奥会的冰,竟也是用温室气体制造的,将向全世界展示绿色奥运先进理念,同时也必将推动我国和世界的制冷技术达到更高的水平。这些无一不走出了中国自主创新之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精益求精、战胜困难,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全力做好各项筹办工作,努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二、推动全民健身,推动建设体育强国。
北京冬奥会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是重大机遇,对于每一个运动员、教练员,对于每一个中国冰雪人都是人生的重大机遇,能不能站得起来、冲得上去、拿得下来,这是对我们的考验。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北京申办时提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正一步步照进现实。中国人开始尝试冬季运动,并且带着自己的孩子体验冬季运动,中国推进冰雪运动发展战略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
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在3亿人中更好推广冰雪运动,推动建设体育强国。冬奥梦交汇中国梦,北京冬奥会恰逢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一头连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头连着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对北京冬奥会所赋予的深切期盼,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来定位和审视我们的使命和担当。(韩瑞雪 海南省东方市新龙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