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扎赉特旗城镇辖区的街巷深处,总有一抹“平安蓝”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与“党建红”相互交织,共同绘就温暖底色。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党群服务中心源龙路社区依托“党建红·平安蓝”品牌,以“五彩社区”建设为重要着力点,精心打造了一支平安建设志愿服务队。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情化解矛盾,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书写着平凡却动人的故事,以“铁脚板”和“婆婆嘴”成为居民心中最温暖的“平安守护者”。
党建引领聚合力,“红蓝交织”筑平安。“基层社会治理不能单靠喊口号,得让居民看得见、摸得着”。2023年以来,源龙路社区启动“一社区一品牌”创建,将“党建红”与“平安蓝”深度融合,组建起一支由5名党员骨干+1名社区民警+15名网格员+8名热心居民组成的平安建设志愿服务队,他们以网格为阵地,将平安建设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每逢春节、端午、中秋、元旦等传统节日,当多数人沉浸在团圆氛围中时,平安建设服务队却进入“备战状态”,以“眼”守护安全,用“手”传递温暖,他们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楼栋之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像社区的“移动探头”,敏锐捕捉各类安全隐患与异常情况。
“飞线”整治攻坚战,“午休+周末+晚聊”解民忧。“以前抬头看见‘飞线’充电,现在抬头看见蓝天。”居民杨叔指着整洁的楼道感慨道。针对电动车“飞线充电”这一顽疾,社区组织服务队执行“午休+周末+晚聊”攻坚模式:中午和周末开展“敲门行动”,发放安全手册;下午组织网格员联合物业清除私拉电线;晚上在微信群发起“隐患随手拍”活动。按照“整改前后标记法”、打“亲情牌”劝说方式努力做到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2个月间,社区“飞线”充电乱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居民意识到“安全”大于一切,尽量到集中充电站充电。
矛盾化解在源头,“三阶调解”化干戈。“基层矛盾就像小火苗,发现得早才能灭得掉”。针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常见问题,源龙路社区创立“三阶调解法”:初次接触耐心倾听、二次调解引入法律顾问、三次回访巩固和谐关系。居民马女士因家庭琐事与丈夫闹矛盾,社区书记先后组织2次家庭会议,邀请司法所律师讲解《民法典》,联系社区民警调解矛盾,最终促成和解。“没想到家务事也能在社区解决。”马女士握着社区书记的手感谢道。
线上线下双联动,服务送到心坎上。“居民在哪里,服务就要跟到哪里。”社区组织社区网格员在网格心连心服务群每日推送反诈案例、消防知识短视频、“平安建设”微视频、“天气预报”和节假期温馨提示,并实时解答居民咨询,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幅增强。在入户走访中,网格员按照“五必访”工作法:独居老人每周必访、出租房屋每月必访、矛盾纠纷家庭及时访、困难群众节日访、重点人员定期访。80岁的刘奶奶子女在外地,社区干部不仅帮她按时进行生存认证,还教会老人使用手机紧急情况呼救。现在刘奶奶逢人便说:“社区的闺女比亲女儿来得还勤快!”
平凡坚守见初心,蓝马甲照亮幸福路。三年间,平安建设服务队累计巡逻5000小时,化解矛盾49起,楼道里争吵声变成了问候声,冷漠的邻居成了互助的朋友,社区带领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基层社会治理不是冷冰冰的管控,而是有温度的服务。”源龙路社区书记付晓娜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这句话。接下来。扎赉特旗党群服务中心源龙路社区将牢牢织密网格治理“为民网”,全力聚焦民生实事,用“小网格”托起辖区居民群众“大幸福”,用“党建红”引领社区治理“平安蓝”。(王银雪 郭晓梅)